作者有个摄影圈的朋友特别钟爱拍鸟,人称“鸟叔”,可以说是个当之无愧的鸟类摄影师。他爱拍鸟到什么程度?他拍的片子中起码有80%是鸟片。业余时间就是背着单反在江湖边、森林等鸟多的地方转悠。他出去拍鸟也从不邀伴,一个人独立独行,作者也还算喜欢拍鸟,但总感觉有种找不到感觉的味道。于是提出跟随他一起去拍一次鸟,学习学习。他很爽快地答应了,随后边拍边聊,莫说这一日还真收获挺多。现将他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1、关于器材配置问题
器材上,“鸟叔”并没有用到顶级的器材。他用的是尼康D750单反+ 200-500mm f/5.6E ED VR镜头。在器材配置上“鸟叔”的观点是这样的:如果追求性能上最好,应该是主打速度性能的旗舰单反(如尼康D5和佳能1DX)+600mm定焦镜头+三脚架+高端云台。但这样配置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价格很高不说,实际上在野外拍鸟并不是很方便。为什么这么说?
上面这套高性能配置一般来说需要10多万,总重量达6-7kg。在野外拍鸟,即使是有车一族,但是到达目的地后的移动就靠人工了,野外拍鸟高端器材+三脚架的方式很不方便,例如你器材装在三脚架上,换地方需要移动器材就极不方便。所以“鸟叔”的理念是,在性能上适当让步,不使用三脚架而靠手持拍摄,器材重量上尽量轻便。他使用的D750单反+ 200-500mm f/5.6E ED VR应该说就是基于这么一种理念配置的。
这套器材的总重量不到3kg,手持拍摄还是吃得消的。全画幅的D750虽然速度性能不是太高,但具有高感性能良好、轻便等都是优势,这都是拍鸟的优势。尼克尔200-500mm f/5.6E ED VR镜头虽然不是高端牛头,但是算是性价比较高的一支超长焦镜头,取掉脚架环重量约2kg,这是优势。有点遗憾是野外拍鸟中感觉焦距嫌小,“鸟叔”说如果选择适马150-600mm C版可能会更好一点。
2、关于相机的曝光设置问题
关于相机曝光设置“鸟叔”是这样说的:我用的镜头最大焦距500mm,所以拍片快门速度1/500秒起点。在这样的快门速度下,即使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当ISO最低时也不会过曝。所以,我一般是用手动模式,根据拍摄的是相对静态的鸟还是飞鸟,确定一个快门速度,如1/500(相对静态)、1/1000(动弹状态)、1/2000(飞行状态),光圈一般是镜头的最大光圈f5.6,如果遇上鸟的位置光线很强就将光圈设置为f8(或者中间的f6.3、f7.1),ISO自动,这样拍摄时只需对焦拍摄就行,与自动模式一方便。很容易实现快速抢拍。光圈小到f8是极限,光圈过小会导致ISO过高噪点增加。
3、关于相机的对焦、测光设置问题
关于相机的对焦、测光设置“鸟叔”是这样说的:我一般设置连续对焦中的单点对焦,如果目标较小就设为9点对焦,测光模式就用点测光,这样点测联动配合上面的曝光设置,虽然看上去是手动模式,但实际操作上像自动模式一样方便,只要对准目标对焦拍摄就行,很容易就实现了快速抢拍。
听了鸟类摄影师“鸟叔”一席话,感觉很有道理,后来经过实拍验证感觉不错,有种终于找到了感觉的味道。当然器材及拍摄习惯不同,“鸟叔”的理念也不免有局限,但至少能给喜爱拍鸟的摄影人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