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中国所有的医疗资源拧成一股绳,创造出强大的协同效应,成为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尽管目前疫情结束时间还无法预测,但关于"疫情"带给各行各业的影响成为人们当下关注的焦点。
疫情下医疗器械行业的机遇与发展
各行各业经历了大规模的停工后纷纷迎来了复工潮,但在过去两个月中,医疗健康行业冲在了抗疫的前线,相对于之前的SARS,让我们更多的看到了有效的医疗体系和新科技赋能,为疫情下的公共日常和医疗诊断、疫苗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虽然受疫情大环境影响,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也会不可避免的遭遇各种损失,但相对旅游、餐饮等行业而言,疫情对医疗器械行业造成损失是有限且短暂的。
中国经济将出现反转
本次新冠病毒短期影响经济节奏,但不改变趋势,受疫情对经济冲击机制显示,将有第二波需求、供应端冲击,预测疫情结束之际,中国经济将出现深V反转。
医疗行业的未来变革
从长远来看,疫情的爆发将促进市场对医疗器械需求的大幅增加及重视程度提升,尤其是与呼吸、检测康复、应急防控、重症病房建设及健康防护相关产品,将在疫情后市场扩容及基层下沉过程中迎来需求高峰。
医疗器材领域的发展趋势
疫情爆发后,除武汉紧急建设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外,全国已有20多个省近60家医院要建设单独隔离院区、危急重症ICU病房,未来几年发热门诊、危急重症ICU病房、单独隔离院区的建设将迎来新的建设期。于此相关设备包括小型生化/免疫检测仪、带CPR检测的血球仪、血气分析、血氧仪、监护仪、超声、输注泵、移动DR、便携超声、血球仪、传染防护耗材额温枪、医用耗材等。
总之,疫情带来的这支"黑天鹅"给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疫情也会给整个中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包括医药、医疗和和医保都带来或大或小的变革及影响,但无论怎样,医疗器械产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未来将日益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为保驾护航人类健康肩负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