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李先生向达州晚报市民热线2382258反映称,滨河游园打造后,环境、卫生、绿化等条件都非常好,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来游园内散步、健身和锻炼的市民也越来越多,他希望能够增加一些单杠和双杠等健身器材,方便市民闲暇之余锻炼身体。
市民:希望在游园内安装健身设施
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傍晚都会到滨河游园锻炼身体,尤其喜欢使用单杠、双杠锻炼,但滨河游园并没有类似的健身器材。他担心因滨河游园缺少健身器材,部分市民会就地取材健身。“经常在新闻上看到有老人在公园栏杆上压腿,或者在树干上甩臂,看着很不雅观。”李先生告诉记者。
“基本上新建的公园都有一些健身器材,希望有关部门早日在滨河游园内安装健身器材。”李先生表示,近几年,城区内公共健身设施建设发展得很快,覆盖面也很广,很多新建的公园都安装了健身器材,市内的一些社区、小区也增添了健身器材,可滨河游园内每天前来游玩锻炼的市民很多,不知为什么却并未安装。
现场:市民锻炼方式较为单一
6月1日傍晚,记者来到现场后发现,滨河游园内人声鼎沸,游玩的市民摩肩接踵,散步、纳凉、闲聊、玩牌、跳舞的市民各自围坐一团,有部分市民实在无事可干,也不愿凑热闹,便静静地倚栏而靠,相互闲聊,打发时间。“夏天在河边确实凉快,市民来这里除了跳舞就是打牌,要不就只能干望着,如果有合适的健身器材会好一点。”同样喜欢健身的张大爷认为游园内锻炼方式比较单调,因老人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他建议增加适合老人、小孩的健身设施。
“游园内晚上人很多,跑步也不方便,但又没有其他健身设施。住在滩头街的蒲女士告诉记者,夏天的傍晚游园内会聚集很多人,让原本爱好跑步的她不得不放弃这种锻炼方式,但又苦于游园内没有其他健身设施,只能抽空去健身房锻炼。
部门:安装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健身器材
通川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滨河路在建快速道东延线以前安装有多套健身器材,因修路而拆除,本应该由建设单位进行恢复,但是建设单位没有预算恢复体育器材安装的经费。
经与市文体旅游局协调,拟采取市局支持一部分,通川区采购一部分的方式解决器材问题,由通川区进行规划安装。另外,由于单杠、双杠的安装有严格要求(必须有高泡沫垫或沙坑),滨河路的场地不适合,存在安全隐患,将安装一些适合各年龄段人员锻炼的体育健身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