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功力
此文接上一篇文章。
太极拳的规矩拳理都明白了以后,击技的含义自然也会弄清楚。
懂得击技含义之后也就是弄懂了劲力的变化。
但是这些都是拳理拳法,还只是理论上的东西,我们要把理论实践在自己身体。
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功力呢?
一、太极拳是内家拳,所以功力又分“内劲”和“外功”。它们需要完美的配合,所以强调“意、气、力”和“精、气、神”结合。
太极拳讲究“培元固本”(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静养;养身宜动,养心宜静;动静适当,形神供养。)就是增强个人的整体素质;就是打好“功力”入身前的“地基”。就像盖房子一样基础越好房子盖得越高越结实。
应该如何去增强“功力”呢?
二、拳架的练习。
拳架的练习过程中,架子高低对力量的训练是不一样的,强调重心倒换稳当,强调“裆走下弧”。
陈氏太极拳常规训练项目有拳架、推手、散手。
拳架的内涵是所有训练项目里面最丰富的,它是人体素质训练,
包含了“力量、耐力、灵敏度、松柔状态、丹功力、意念等全面的训练。
拳架的这些训练特点无论是单式训练还是推手训练、器械训练,都没有办法代替。所以练架子是长功夫的重要的过程。
练架子是“知己”的功夫,很多招式在推手和各种器械里面没办法施展。一些拿法,手法也锻炼不到,但是拳架里却可以锻炼得淋漓尽致。
三、单式训练。
我认为是贴近实战的训练,也是功力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种训练。特点是可以把你认为在拳架中最有用,最适合你的招式拆解出来进行单独的发劲等技巧练习、还有“假想敌”的练习。这种方式有些枯燥。但是“假想敌”的训练是灵活的因为招式之间可以自由的变化。
四、推手对练
是切磋听劲,喂劲,化劲的主要练习项目。拳架训练的完美搭档,是“知彼”的功夫。
目的是提高身体触觉的灵敏度。训练要点就是“用心去化解对方的来力,并尽可能地将来力引化开”
五、器械的训练。
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人体局部的力量。
如:臂力、腕力,腿力,腰力。
功力“大涨”的一种有效训练方式。
是拳架招式上的“力量补充”。
建议:器械选择的方式不需要多,选择一种自己顺手的就可以了。
六、各种辅助功力的训练。
推荐“太极尺”携带方便。(对活腰、活腕、松胯,锻炼下盘功夫功效特别好)对“意、气、力”训练特别抽象。有条件的可进行抖大杆的辅助,它对练习腰胯劲可谓“立竿见影”
另外“百把桩、太极球、太极轮,缠丝杠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的几点都是侧重于外功的训练接下去说“内功”
六、内功的训练了(当然拳架它既有外功的训练也是有内功的训练的)。
内功主要就是练习“意、气、力”的结合。既:呼吸力,丹田力,意念力三个方面的修炼。
1.意念是假想敌的训练,在假想的时候意念要到“四肢”,贯穿在每一个式子的动作中。想象感觉和阻力。
例如:双推手的时候,也是要想象,把力推到对方的脚跟再往上一拔。(拔根)
2. 呼吸跟动作之间的配合,包括气沉丹田等等训练。比如找到命门后撑鼓荡之感,腰腹肌的收缩带动手的体悟。
3. 丹田力的训练,也就是腰胯力的训练。说白了就是“骨盆运动”灵敏性。
意念力,丹田力,呼吸力三个方面的修炼是太极拳内功的重要三个部分
也是关键部分。